第(1/3)页 “刚才那个女的,好像有点不对劲。” 沈乐捡回画板,继续画了五分钟以后,特事局小哥才慢慢走到他身边,轻声道。沈乐头也不抬: “我知道。大概就是个探子。” 他能感觉到那个女人身上的异常波动……事实上,那女人在他身边绕到第二圈的时候,他就已经感觉到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女性,他扶一把就扶一把了,但是,一个身怀异能,在他身边绕了好几圈,还特地往他身上摔的人,让他扶? 做梦去吧! 你自己狠狠摔一跤好了,反正也摔不坏! 更不用说,小油灯也向他发出了警告,那女人身上,有很特殊的东西,他没见过的、和顾玉林的装备有点像的东西…… 这几个因素放在一起,他还会中招,那才是见鬼了呢! 沈乐淡定地收起画板,绕了一个大圈子,钻到大殿下方的土坡上,探头探脑,努力从遮挡的幕布当中,看到一点他们干活的细节: 这时候就可惜自己没有隐身术了,连缩小术都没有,不能钻进去美美地看。 飞行术? 飞行术有什么用啊! 那么大个人缩在上面,换成你,你抬头能看不到? “你要在这儿待多久啊?” 特事局小哥站在他后面,看着他整个人贴在幕布缝隙上面,恨不得削尖脑袋,直接钻进去的样子,越等越无聊。 他从盯着沈乐看,到戒备地观察四周,到用脚跟碾地面,再到弯下腰拔一根草叶打结,一共也就用了不到30分钟。 而沈乐,这30分钟时间,趴在幕布上就没有动过! “嘘!” 沈乐头也不回,小声让他不要说话。停一停,才指指点点,压低声音给他解释: “我在看他们的地基加固工程……” “啥?” “就是这个清水舞台啊!哦,就是这个大殿外面的悬空大平台,他们在加固地基…… 据说用的方法,和国内的很不一样,很值得看一看……” 清水寺大殿外的露台,被称为“清水舞台”,从大殿外挑空而出,规模宏大,整体悬空。 因为特殊的位置和建筑方式,春日樱花季,整个儿像是浮在花海上,夏日如浮于林海,秋天像是被红叶团团围拥。 凭虚临空,景色异常美丽,是东瀛的国宝级建筑——当然,它要修复的话,得到的对待,也是国宝级的…… 沈乐对这里的风景,也只是多看了两三眼,倒是对修复手段相当感兴趣。 东瀛的古建筑修复理念,和国内比较相似,都是以“修旧如旧”为宗旨,但在具体的细节方面就有很大区别。 比如,这个“清水舞台”,因为建在陡峭的悬崖壁上,下面的地基已经出现砂土和脆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都已露出大半部分基石。 这种情况,国内的古建筑,比如悬空寺,也遇到过。但是,地基不同,结构不同,用的加固方法也不一样。 沈乐表示,他只在课堂上听导师说过,都没有机会看到,还是很想亲眼看一看现场的! “你这样看能看到点儿什么?” 特事局小哥比量了一下围挡和工程的距离,又踮着脚尖看了一下布缝的位置,无奈摇头。 沈乐也忍不住叹气: “我也想进去看啊……可是……” 可是,之前在神社里闹了一通,和那位吉田神官之间,闹得有点难看,人家已经好几天不出现了。 现在想要再把他拎过来,让他履行“想看什么不开放的古迹都可以找他”的承诺,好像不太好? 沈乐脸皮有点薄…… “沈先生,您在这里做什么?” 吉田神官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头来。他穿着一身轻快的运动装,在满地游客当中一点也不显眼,对沈乐招招手: “好久没看到你了,最近在游览什么呢?” 啊咧,他还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贴上来啊。沈乐和特事局小哥对望一眼,也是若无其事地迎了上去: “正好走到清水寺,我想看看里面的地基加固工程……” “那容易!交给我!” 吉田神官大包大揽地表示。他稍稍走远一些,立刻开始打电话,一个一个打,一个一个征求意见。 沈乐在后面小声道: “他搞得定吗……东瀛的神社和寺庙,好像是两个系统……” 他们又不像中国,有个特事局在上面管着,就算不考虑修行界,也还有相关的机构,能把各个教派拎到一起开会。 东瀛这边,神社管活人,寺庙管死人,神社管婚礼,寺庙管葬礼,神社供奉本土众神,寺庙管理佛教众神…… 一位神官过去协调,清水寺真的能给面子吗? “没事儿,就算他搞不定,损失的也不是你。”特事局小哥小声安慰他。不就是少看点儿工程吗? 沈乐现在又不做古建修复了,不靠这个接项目、发论文、考博士,看到看不到,有什么关系? 不过,吉田神官的权限居然不小,连打七八个电话以后,还真的搞定了这件事。 没多久,从外面主路上匆匆过来一个和尚,与吉田神官简单交谈几句,就请沈乐他们进去。 不但进去,还直接陪他们来到工地中心,一路指点,一路给他们解释: “这次地基加固工程,是这个国宝大殿自1633年重建以来,首次施行的加固作业。 我们用的是传统的‘土间夯土’工法,就是将夯土用于铺设‘土间’的技术……” “什么是‘土间’?是这样的,最早的古代房子,分为‘土间’和‘土座’,‘土间’就是泥土地面,用来当厨房,放东西的地方…… ‘土座’就是用石头垫高的地面,然后铺上米糠、席子,用于日常起居和睡觉的地方……” 他一边说,特事局小哥一边努力翻译,对于一些专有名词,还翻译得抓耳挠腮,面红耳赤。 这时候,吉田神官也会加入帮忙,甚至引导陪伴他们的和尚,都会在泥地上写下两个汉字,或者画图用来讲解: “我们首先把脆化的土砂去除,让接下来的工程,能在坚固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再把土混入石灰和苦汁,就是海水去盐后剩下的液体……” 他亲自带沈乐到原料加工地点,让沈乐看小工蹲在地面上,奋力搅拌灰土。 沈乐茫然地摇摇头: 国内的水泥砂浆,是水泥、沙子和水搅拌而成,用的沙子必须是河沙,决不能用海沙,就是怕盐分腐蚀。 东瀛人用的苦汁,是海水去盐剩下的,既然发苦,大概是氯化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