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晋阳之变(三)-《天下安康》


    第(2/3)页

    而且裴寂虽然贪婪,但也长于保身,并不觉着自己能卷入造反之中。

    刘文静眼看裴寂不说话,便知道裴寂心中正在踌躇,否则他不是翻脸,就是要走人了。

    于是刘文静便继续说道:“玄真与李公交好,若是李公君临大宝,玄真当为宰相。翌日,闻喜裴氏,当有玄真执其牛耳也。”

    裴寂这一支出身闻喜裴氏西眷房,是裴矩的族孙。但裴寂这一支素来官职不高,其父裴孝瑜只是一个仪同三司,在人才济济的裴家只能算是一个末流人物。

    此时刘文静言裴寂有成为宰辅的机会,裴寂也不由得心向往之。

    裴寂对成为宰辅很有一种执念,尤其是在家族地位不高的情况下,这种执念更是坚定不移。

    裴寂年轻时家中贫困,常从闻喜步行前往长安求学。他途经华岳庙,便到庙中祷告道:“我穷困至此,诚心拜谒,希望神明有灵,指出我的命运。如果富贵有望,就给我降下好梦。”当夜,裴寂梦到一个白头翁对他道:“你年过四十才能得志,最终会位极人臣。”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裴寂的梦想只能说他对于当宰辅执念太深。但裴寂却是相信真的是上天示警,自己能成为宰辅。

    不过裴寂也不是傻的,听刘文静忽悠几句就参与到谋反大业中。于是裴寂问道:“若是成了便好,可谋反之事,十件能有一件成的便不错了。若是败亡,什么宰辅不都是个笑话吗?”

    “这如何能一样?若是关陇之人尽支持李公。李公唾手可得关中、巴蜀、山南,又如何能不成事。最起码三分天下,也比昔日的蜀国要强吧。”

    裴寂点点头。有关陇世家相助,拉起一支十余万的大军也不是梦,说不好真能席卷天下。

    刘文静此时又说道:“公与旁人尚有不同,当今天下,堪称英豪者,只有李公和黄明远二人。即使李公不敌黄明远,公出自裴家,亦无亡身之祸。岂不闻当初蜀汉灭亡,谯周、张绍等人劝刘禅投降,俱封列侯,也是富贵一生。”

    “善”

    裴寂此时也是为刘文静说动,怕什么,世家子弟,相互牵扯无算,因此投降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既不会有人鄙夷,也不会怕丢了脸面。当初夏侯霸在魏国是宗室,尚只担任征蜀护军,投降了蜀国,反而担任车骑将军,成了蜀汉军队的二把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