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元颍也愣了,他刚才故意恐吓唐令则,倒不是担心唐令则有诈,而是担心这唐令则会隐瞒什么太子的要求。今日看唐令则的样子,也算有个忠臣的样子,应该不会故意妨害太子。 元颍将刀收回,又扶起唐令则。 “左庶子,太子今夜怎么会突然有兵谏的想法?” 看元颍态度转好,唐令则才松了一口气,这元颍的威慑也太重了。唐令则平复了心情,才哆哆嗦嗦地说道:“今日夜里黄明远突然进宫,面见天子,献上了一大堆太子的罪状。圣人大怒,连夜命人拟旨要废黜太子。幸得太子在大兴宫的密探拼死将消息送出。太子无奈,为了保住性命和储君之位,只能选择放手一搏了。” 现在太子这一封信让元颍落到了两难的境地了。太子摆明了忍无可忍,死中求活,与其说是造反,不如说是对圣人长期以来的不满而产生的发泄,其出发点和结果是不确定性的。 跟着太子造反是对圣人不忠,不跟随太子造反是对太子不忠。元颍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此次太子起兵,虽然迅捷突然,但毕竟实力不足,若是没有自己的太子左卫率相助,必败无疑。 当初自己得罪了上官,被兰州总管上奏处死,是太子保下了自己,又将自己调到了东宫卫率。从那以后,元颍自认自己是甘愿用命为太子赴汤蹈火的。 “罢了!罢了!” 元颍心底长叹一声,终究是太子救了自己这条命,该当自己归还,自己不能成为太子起兵最大的软肋。借着这太子左卫率的力量,算勉强为太子一战,自己陪着太子一搏,天上地下,终不负了太子。 “那太子还有其它谕令吗?” “太子请将军抢先攻打建春门,等太子命人解决了左右监门卫率、左右内率和东宫侍卫的反对者后,会抢攻郭衍所部,最后和将军合围大兴殿。” 元颍听到这话,心中不住地忖度起来。太子这番布置还算合理,这说明太子至少是有一定准备的。不过东宫在大兴宫以东,而建春门是连接两个宫的唯一一个大门。如果不能从建春门进入大兴宫,那就得绕北面的玄武门或者是南面的广阳门了。到时候前后宫廷楼阁重重,光城门就有数道,等到东宫十率的大军杀入大兴殿内,早就被赶来救援的各军合围了。 而且广阳门高数丈,城宽两三丈;玄武门地势较高,俯视宫城,如在掌握。两门都是那种易守难攻之地,若是不能抢先破门,而是被挡在城门外,那也是必败无疑的结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