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修远凭着记忆,在繁华的街道中穿行。高楼大厦的阴影里,一些古旧的、未经改造的巷道顽强地存留着,如同大树根系的缝隙。终于,他们找到了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巷子。 巷口变宽了,铺上了青石板,但那股熟悉的、混杂着潮湿与人间烟火的气息,却没有变。 他们顺着巷子往里走,江一一的心跳没来由地快了几分。她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巷子深处,那间熟悉的铺子,赫然还在。 门楣上那块写着“解忧杂货铺”的旧木板,字迹已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但依旧清晰可辨。店铺的门开着,里面透出温暖的灯光。 这怎么可能?江修远也感到一丝意外。一间无人照料的凡俗屋舍,如何在百年的风雨和仙城的扩建中保存下来? 他们没有走近,只是隐匿了身形,站在远处静静地观察。 一个年轻的筑基期女修,满脸愁容地走进店铺。店内,一个须发皆白、修为只有筑基后期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慢悠悠地擦拭着一个丹瓶。 “前辈……”女修欲言又止。 “姑娘,是想买东西,还是想解忧?”老者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 “我……我想解忧。”女修低声说道,“我……我快要放弃了。我资质愚钝,修行了三十年,才刚刚筑基。同门都笑我,道侣也因此离我而去。我不知道,我坚持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老者没有说话,只是从柜台下拿出一个陶盘,盘子里装着一些炒得金黄酥脆的豆子。 “尝尝吧。”老者将盘子推了过去,“这是本店的规矩,想解忧,先吃豆。” 女修疑惑地拈起一颗豆子放入口中,那股纯粹的、温暖的香气瞬间溢满口腔。 “好吃吗?”老者问道。 “……好吃。” “老头子我啊,资质比你还差。一百二十年前,我还是个炼丹屡屡失败的穷小子,连饭都吃不饱。”老者笑了笑,眼中满是回忆,“直到有一天,我在这里,也吃到了一盘这样的炒豆子。那位先生告诉我,‘控火之要,在于心,而不在于火’。” “我资质是差,但我心诚。我用了十年,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道理。又用了五十年,才勉强能炼制出一些上得了台面的丹药。如今我一百五十岁了,修为还是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可流云仙城里,谁提到‘丹师林木’,不竖起一个大拇指?” 远处的江修远三人,心中皆是一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