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道在传承,我自远行-《我和女儿共长生》


    第(2/3)页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假设为引,以实证为基,以逻辑为梁,方可建认知之殿堂,破愚昧之迷墙……”

    数千人的声音汇聚成一股磅礴的洪流,那声音里没有悲戚,却充满了力量。那是一个个理性的词汇,一句句严谨的论断,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道音”。

    这声音,穿透了铅灰色的云层,回荡在稷下学宫的每一个角落。它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江修远静静地听着,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他知道,他八十年前播下的那颗种子,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发芽了。它已经成长为一棵足以抵御风雨的大树,并且,它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无数新的种子。

    子墨虽然离去了,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已经通过这部《格物新论》,通过这数千名学子的口与心,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他侧过头,看向身旁的江一一。少女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震天的诵读声似乎都无法传入她的耳中。她的悲伤,是私人的,是纯粹的,是任何宏大的场面都无法稀释的。

    江修远心中微叹。成长,终究是需要自己走出来的。

    葬礼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江修远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没有和任何人告别,悄然离开了这座他们生活了八十年的稷下学宫。

    他们走在下山的小径上,身后,是那依旧在风中回响的琅琅道音。

    一路无话。

    直到他们走出很远,彻底看不见学宫的轮廓时,江修一才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空洞:“爹爹,我们为什么要走?”

    江修远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目光温和而深邃:“因为,那里的火种已经点燃,不再需要我们去添柴了。我们的道,在远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一,我知道你很难过。子墨的离去,让你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长生的孤独。”

    “爹爹……”江一一的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长生,太苦了。我们要不停地看着身边的人老去、死去。每一次相遇,都注定了离别。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江修远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女儿脸上的泪水,指着远方连绵不绝的山脉和变幻的云霞,缓缓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