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512章 铸币改革之户部说服 林诗雅踏入户部衙门,一股沉闷的檀香味混杂着陈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让她有些不适地轻蹙眉头。 她手中紧紧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木匣,里面装着的是她这些日子以来呕心沥血的成果——新设备的图纸资料以及铸币改革的详细收益分析。 尽管心中有些紧张,但她眼神坚定,步伐稳健,一步一步走向那张摆在正堂中央的巨大红木桌。 红木桌后,端坐着以孙侍郎为首的几位户部官员,他们大多面色凝重,不苟言笑,气氛严肃得几乎让人窒息。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木匣放在桌上,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大堂中格外清晰,也仿佛敲击在每一位官员的心上。 “诸位大人,关于铸币改革的详细方案都在这里了,还请各位过目。”林诗雅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在空旷的大堂中回荡。 孙侍郎扶了扶官帽,拿起桌上的资料随意翻了几页,脸上却露出不屑的神色。 “林大人,这新设备看着复杂,造价想来不菲吧?万一出了问题,朝廷的损失谁来承担?” “孙大人,新设备的成本确实比旧设备要高一些,但是它带来的收益也远超旧设备。”林诗雅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并从木匣中取出另一份文件,“这是详细的收益分析,请大人过目。” 孙侍郎接过文件,却没有打开,而是轻蔑地笑了笑:“收益?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林大人,你太年轻,不懂朝堂上的事。这改革可不是儿戏,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他话音刚落,其他几位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质疑着改革的可行性。 有人说新设备操作复杂,难以推广;有人说新钱币样式过于新颖,百姓难以接受;更有人直言林诗雅一个女子,根本不懂治国之道,不该插手如此重大的事情。 林诗雅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质疑和刁难,眼神愈发坚定。 她知道,这些人并非真的不明白改革的好处,他们只是害怕改变,害怕失去现有的利益。 “孙大人,”林诗雅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您担心的问题,我都已经考虑过了……”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官员,“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听说过……” 林诗雅清了清嗓子,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听说过北燕国的‘通宝’钱币?”她纤长的手指指向地图上北燕国的位置,“北燕国十年前也曾面临与我朝一样的困境,钱币种类繁杂,市面混乱。后来,他们大胆推行铸币改革,统一货币,并采用新式铸币技术,结果如何呢?”她微微一顿,环视众人,见他们都竖起耳朵听着,才继续说道,“十年间,北燕国的商业繁荣,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改革带来的成果!” 她又指向地图上的另外几个国家,“还有南诏国的‘金叶’、西域的‘银贝’,这些都是成功的铸币改革案例。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好处!” 林诗雅侃侃而谈,从各国案例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改革成果,再到与本国国情的对比分析,娓娓道来,逻辑清晰,数据详实。 她巧妙地运用图表和数据,将复杂的经济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原本一脸茫然的官员们逐渐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在林诗雅的分析下,开始倾向于支持她。 他们窃窃私语,互相交换着意见,原本凝重的气氛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慕容复开口了:“林大人的方案,朕也看过,颇有见地。”他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改革之事,势在必行,各位大人务必全力配合。” 虽然慕容复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林诗雅,但他的话无疑是给在场的官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