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乐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眼睛。那对人影仿佛只是一闪,立刻消失不见。 他转头看向长街,想要找到目标,然而街上人潮汹涌,哪怕穿着古装的年轻姑娘,都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沈乐看了半天,好像每一个都是,又好像每一个都不是,还要凝神搜寻,胳膊肘就被碰了一碰: “师兄,看什么呢?有你认识的人?” “我觉得是有美女吧……” 沈乐无奈地笑了一笑,继续低头开吃。必须承认,到店里,到他们家总店,现场来吃的体验,确实和吃真空包装预制菜不一样: 总店前台,几十个巨大的砂锅一字排开,全部墩在火上,小火慢炖,腾腾的热气、香气弥漫到街上,热情地裹住每一个来往行人。 客人一到,立刻从火上端下来,锅子里面的汤汁咕嘟咕嘟,冒着一个个极小的泡泡,每个泡泡开裂,都绽放出一股浓香; 而那鸭肉又香又酥,味道咸香厚重,光是看着就让人十分喜悦。沈乐吃了两块,试探着舀了一小勺汤汁,浇在白米饭上拌匀。 深褐色的汤汁,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姜的辣味,只剩下一股温暖的味道,从喉咙直接下到胃里,再弥漫到四肢百骸,吃得整个人都是暖暖的。 抬眼看去,除了导师年纪大了,吃饭速度比较慢,几个师弟都在埋头大嚼。只有黄师妹小声嘀咕: “又是这家,又是这家……每次有朋友来都要吃这家,从70块一只,吃到一百多块了都……” “那……还有别的店推荐吗?” 沈乐试探着问。师妹的声音立刻大了起来: “没有!这家是最好的!” 懂,如果来玩的时间短,只打算吃一只的话,要选就选这家。 沈乐了解地点点头,夹了一块鸭腿塞进嘴里,用力一咬,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啊,能享受美食真好。能享受和平的、幸福的人生真好。 当年的阿瑛和珊珊,不知道有没有逃出战火……就算罹难了,也希望他们一灵不昧,能够来到这个时代,也能享受这样的日子…… 美食很好地安抚了师弟师妹们的肚皮,也振奋了他们的精神。从第二天开始,各种各样的检测报告,就纷纷出炉: “老板!这个铁箭簇,它的成分分析做出来了!箭簇当中含有微量的铜,还有部分硫化物……” “老板,箭簇的成分,和师兄从柱子上面刮下来的铁屑,成分一致,鉴定为出自同一种!” “老板,从形制上看,这个箭簇,应该是元代的穿甲箭!” “老板,箭簇表面,鲁米诺实验的结果,确实有血迹反应!” “老板,我们要不要取血样去做一个DNA鉴定?看看血迹属于什么人?” 导师默默扭头,看向沈乐。沈乐茫然回望: “啊?怎么啦?” 看我干什么? “用DNA技术助力考古……我们是古建筑修复专业,我们不负责探查死者身份。 不过沈乐,如果你想知道,你也可以拿去做个鉴定。” 懂,就是说,我们是古建修复,我们没有这笔预算来做鉴定。沈乐恍然大悟,直接给师弟师妹们下任务: “师妹,你去取样送检,小心一点。顺便查查资料,有没有你们家——你们家族的dna序列,可以拿来对比。” “马师弟,你去查一下,现在的DNA考古,有没有宋代宗室的基因序列资料,也让他们拿来对比。” “对了,顺便问一下人类学那边,就,各个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类,比如阿拉伯人啥的,有没有资料,能不能比中?” 他晃了晃手机: “回头给你们个账号,要付钱的话,直接用我的卡号就行。拜托了!” “听到没有!”导师立刻跟着下令: “赶紧去干活!修房子的事儿都是你们沈师兄干了,你们一天天的,好歹也帮点儿忙!” 师弟师妹们一哄而散。老教授深深地看着沈乐: “看来,对那栋大宅发生的故事,和里面的死者,你已经有猜测了,是吗?” “我没证据。”沈乐赶紧回答。他打个花胡哨,扭头就跑: 导师真是太敏锐了,明明他已经弄了一大堆用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导师还是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他在宅子记忆当中看到的东西,不能说,也不能拿来写论文啊! 要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怼着自己看到的东西,先画靶子,再射箭找结论! 好在,有答案了再推导过程,相对比较方便,比就着题面去找要方便多了…… 不管了不管了,继续修宅子吧。宅子修好,估计能够搞到更多的证据: 还有那么多墙角,屋顶,地砖,古井没翻呢! 沈乐奔进古宅,四下里转了一圈。宅子空荡荡的,除了临时搬进来的修复工具和修复材料,基本上没有任何东西: 那些家具,那些装饰,那些香炉、花盆、青铜供器、匾额、牌位、祖先容像,什么都没有了。 包括他在宅子记忆当中看到的,那个用海外夜光贝嵌了二十八宿的藻井,也已经完全消失,甚至连屋顶的样式都改过了…… “也还行吧……东西少点儿,至少修复起来方便一些……” 沈乐由衷地叹了口气,卷起袖子,开始干活——严格来说,是开始指挥小家伙们干活。 他让人送来一批原木木板,小墨斗指挥手下的锯子们扑上去,把木板一块一块锯开,锯成和屋檐、斗拱、椽桁等大的木片; 万缕青丝高高扬起,把这些木片托举到目标位置,再牵引草绳,仔细捆好; 所有工作做完之后,小家伙们排好队伍,挨个儿跳进笔筒,笔筒再高高跳起,自动躲进沈乐的背包里。 “行吧……接下来就是我的活儿了……” 沈乐嘟囔道。他打了一大桶自来水,用力拖进厅堂,又往里倒了巨大的一瓶营养液; 微微凝神,精神力罩住水桶。代表“控水”的符篆当空一亮,轻轻旋转,很快,桶里的液体腾空而起: 由水柱变成水龙,由水龙分散成细密的水帘,再由水帘散成漫天浓厚雾气。 这些雾气升腾着,翻卷着,触碰到所有的斗拱与椽桁上,努力向内浸透: 浸透木板! 浸透草绳! 浸湿椽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