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者摇了摇头: “不是说要你换个娘子,只是,你也该做点准备。这样,你叔祖母有个娘家侄孙女,知书达理,落落大方……” “叔公不用说了!!!” 书生恭恭敬敬地,然而强硬地,把老者推了出去,恭送出门。一回头,姑娘已经从屋檐上跳了下来,满目欢喜: “阿恒!” “你来啦!” 书生笑着向她伸手。上下打量她一遍,微微皱眉: “怎么穿成这样?” “我闷死了!烦死了!——那个老女人,一天到晚叫我绣花绣花绣花,打拳也不许我打,练刀也不许我练!” 曾经纵横江湖的女镖头,在心上人面前,俨然一副小女儿态,下意识地撒娇: “再不出来走一圈,我就要憋死了!阿恒,陪我出去走走啊!” 书生唇边的笑意微微凝滞了一下。在姑娘反应过来、开始不高兴之前,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好啊!你稍等一下,我换件衣服!” 他换了一套深色长衫,颜色和姑娘身上的短袄相配的,随她一起出门。走过长街,走到夜市,姑娘的脚步越来越慢,脸色也越来越是凝重: “怎么……米价已经涨到一斗五十文了吗?” “是啊。我们这里还好,但是听说关中大旱,青江下游又发了水灾。” 说到年成和粮价,青衣书生的脸色也黯淡了下来: “县里的李捕头,家里是做米粮生意的,最近两支运粮队都出了事。这些天流民也多了……你好好待在家里,不要走动!” “你也是!”姑娘反手一把抓住他: “我身手好,不怕,你可打不过他们!——等成了亲,我护送你进京赶考,到时候就不怕了!” 书生笑着点头,牵着她的手走过长街,在一个半明半暗的小摊子上坐下来。他们点了一碗馉饳,你一只,我一只,你一口,我一口。 树影摇曳,两个人肩膀和肩膀挨在一起,低声细语。 直到最后一口汤喝完,书生把姑娘送到蒋老爷家墙外,看着她敏捷地翻墙进去,脸上才慢慢泛起了愁容: “唉……乱成这个样子,真的还能进京赶考吗?或者……需要做些别的准备?” 外面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坏。粮价从斗米五十钱,涨到了百钱,不到一个月,就涨到了两百钱; 城外开始出现流民,开始还零零散散,后来,就大批大批地驻扎在城外; 而最新的消息,是隔壁县来了一支乱军,打下了县城,整个县的大户被抢掠一空! 空气骤然紧张。而就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日子,他们的婚礼,终于到了。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