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金丝? 喂进去黄金,就能直接生产出金丝? 沈乐非常心动,甚至向老板娘要了一小段,不到10厘米长的蚕妖版金蚕丝,拿回去检验。显微镜下一扫,大失所望: 蚕妖吐出来的金蚕丝,确实非常漂亮,非常精致。肉眼看上去金灿灿的,和古法捻金线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显微镜下,立刻现出原形。 它不是金箔绕在蚕丝上,而是非常细非常薄的一层黄金,直接贴附在蚕丝上,类似喷涂或者电镀的方式; 切开看断面,蚕丝内部,也有点点金黄色的颗粒存在,像是金粉直接分散到了蚕丝蛋白当中,再被这位蚕妖一起喷出来。 美则美矣,强度或许也足够,但是…… “不能用吗?” 老板娘接过那小段蚕丝,肉眼可见地有点失望。沈乐无奈地向她摊摊手: “不能用啊,我们做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修复用的材料,材质、工艺,都要尽可能和原物保持一致。 这段金线,工艺和捻金线的工艺完全不一样,几百年后的修复者发现这件嫁衣,怎么知道原本工艺是什么样的呢?” 老板娘无奈一笑,只好收回金线,缓步走向后厨。 沈乐也十分失望,抱着手机戳啊戳的,一边到处打听,一边慢慢往回走: 唉,指望一位蚕妖按照他的要求,做出金银铜比例、金箔厚度、宽度、金线粗细完全一样的捻金线,果然还是太痴心妄想了一些。 就算金属比例,可以通过直接喂配好的合金来解决,其他几个问题,那也是完全搞不定的啊! 再则,蚕妖吐出的金线,上面的妖气明晃晃的……这种妖气鲜明的材质,他是不可能用的,会伤害到红嫁衣本身的灵性! 沈乐只好另寻别法。他留言给导师,老板没有回复,不知道是不是正在忙碌,没空看手机; 留言给宫里干活那位师姐,师姐表示可以帮忙问一问,但是,不可能回复太快; 上网搜索,这玩意儿连万能的淘宝上都没有,淘宝上那些金线,那价钱,一看就知道不是捻金线啊! 没办法,沈乐只好打电话给老游,让他想办法去采购。很快,老游就反馈了两个卖家: “老板,我找到了两个地方,能买到你要的东西。一个是上次特事局交易会上,做法衣的那位,他手里有不少古法捻金线; 还有一个……是普通人的工作室,做戏服蟒袍的,手里收藏了一些清朝的老金线。 他们说,他们为一些现在的著名艺人做过蟒袍,那个说相声的郭谁谁,还有一位唱京戏的裘谁谁……” “买清朝老金线!”沈乐迅速拍板: “不用考虑钱的问题!我给你线的尺寸,能多买一点,就多买一点……对了,其他尺寸的,单股的,四股的,八股的,也都买一点!” 哪怕成分稍微有点不一样,但是,清朝的老金线,这些经历过岁月流逝的东西,才是最适合的修复材料! 材料上面的时间痕迹,那是什么做旧工艺都替代不了的! 当然,如果有明朝的,甚至更早的捻金线,那就更好了。 当然,就算真的有唐朝的捻金线,他也不可能用的,舍不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