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摊子,整体就是一张塑料布,就地铺开。塑料布左边堆着几十个小件瓷器,从骨碟到小酒杯,从鼻烟壶到小瓷盒,应有尽有; 右边堆着一大堆碎瓷片,一眼扫过去,青花,粉彩,斗彩,青瓷,白瓷,黑瓷,杂乱无章。 沈乐附身看了一会儿瓷器们,随手指向一个小碗: “这个怎么卖?” “兔毫盏,算你三千。”摊主懒洋洋地回答。沈乐呵呵一声,又挪了个方向: “这个笔筒呢?” “乾隆的浅绛诗文笔筒,八千拿走。” 沈乐呵呵。这盒子上面有“竹庵”款识,是同治、光绪年间的瓷画大师、刻瓷大师,御窑厂专职画师黎瑛的标记。 但是手法粗糙,显然是仿的。能仿黎瑛的作品,这玩意儿最早最早也是民国的货色,我傻了才信你说是乾隆的! 这摊主说话不老实啊! 又或者,古玩摊主,说话就没有老实的? 他也不说话,将笔筒转过来,指尖在“竹庵”款识上点了点,笑看摊主。那摊主瞪了他一眼,懒洋洋地垂下视线: “你买不买?诚心买,我给你实价!” 沈乐这才挑了两个粉彩小瓷盒,都是他用灵眼看过,和小木梳拥有相同气息的。老板随意扫过一眼,不太感兴趣地报价: “大的一千五,小的一千。” “这盒盖都裂了还要一千五!还有这个,你看看底下都磕成这样了,你还要我一千!” 左右衣袋里,小木梳、小瓷盒们齐齐震动。连小油灯都嗡嗡嗡嗡,在背包里发出只有沈乐能听见的声音: 【呸!】 【才一千五!】 【一千五又不贵!】 【赶快买下来啦!】 【你又不缺这点钱!!!】 沈乐叹了口气,反手拍拍背包。当着摊主,他不好直接和小油灯说话,只好聚集心念,努力和它沟通: “别喊!” “能省一点是一点!” “当初把你买回来的时候,只花了两百块呢!” 小油灯一下子呆住了。好半天,它再次嗡嗡震响起来,一下比一下剧烈,一下比一下委屈: 【两百块!】 【为什么我只值两百块!】 【它们几个买来都花了五百块!】 【你欺负我!】 【欺负我!!!】 沈乐的头更疼了。把你买下来花了两百块,可你吃掉的电费,到现在加起来都超过一万块了啊! 所有的孩子们加在一起,就你花掉的钱最多——当然,也就你最能打…… 他不再安抚小油灯,专心讲价。和摊主从两件两千五,砍到两件总共两千块,还不满意,一指旁边的碎瓷堆: “这瓷片送我几片当添头?”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