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蜀汉》
            
            
            
                
    第(1/3)页
    自曹真在徐州城下大败汉军,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汉军本以为凭借着徐州坚城,可以抵挡住曹真的凌厉攻势,然而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曹真的智谋与勇猛。
    曹真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汉军在他的猛攻之下节节败退,最后终于溃不成军。
    曹真率军突围成功,这一战,不仅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更让汉军闻风丧胆。
    突围之后,曹真并未停歇,而是乘胜追击,连续攻城略地。
    他的铁骑所到之处,汉军望风而逃,无一敢与之抗衡。
    曹真的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将小半个徐州都掌控在了手中。
    徐州之地,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此等战果,对于曹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胜利。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洛阳。
    大汉朝廷内外,一片震惊。
    朝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他们深知,曹真的崛起,对于大汉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然而,此时的皇帝刘禅,却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刘禅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身旁围绕着一群娇媚的后宫妃嫔。
    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珠冠,面容虽然算得上俊朗,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颓废与沉迷。
    他整日沉溺在酒色之中,与那些妃嫔们嬉笑玩闹,尤其是对那些被灭的魏国妃嫔,更是宠爱有加。
    其中,郭太后便是他最为宠爱的一位。
    郭太后容颜绝美,身姿婀娜,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高贵与典雅。
    她本是魏国的太后,然而魏国灭亡后,却被刘禅纳为了妃嫔。
    她虽然心中不甘,但在刘禅的宠爱之下,也只能委曲求全。
    拼尽所有,也要得到皇帝的宠爱。
    是故,不管是皇帝提出什么要求,她都会满足。
    现如今,她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已经被这个男人涉足过。
    已经是彻底变成了他的形状了。
    此刻,刘禅正与郭太后以及一众妃嫔宴饮欢乐。
    宫殿内,烛光摇曳,金碧辉煌,乐声悠扬,舞姬们翩翩起舞,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刘禅举杯畅饮,笑声不断,他似乎已经忘记了外界的纷扰与战乱,只沉浸在这片刻的欢愉之中。
    然而,朝臣们却心急如焚。
    他们深知,大汉朝廷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曹真的崛起,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若不及时应对,恐怕大汉朝廷将危在旦夕。
    然而,刘禅却对此置若罔闻,决策缓慢,让朝臣们感到无比的失望与无奈。
    在朝廷之中,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世家,他们早已对皇帝刘禅编写的《氏族志》以及施行的科举制心生不满。
    《氏族志》本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让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够进入朝廷为官,然而却触动了这些世家的利益。
    科举制的施行,更是让许多寒门子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这对于那些依靠世袭和恩荫为官的世家子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些世家暗中勾结,对刘禅的决策阳奉阴违。
    他们表面上对《氏族志》和科举制表示支持,然而背后却暗自资助曹真,希望借助曹真的力量来推翻刘禅的统治。
    更多的世家则是在当地阻挠科举制的进行,他们利用自己的势力和影响,阻止那些有志青年参加科举考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时间,丞相府、尚书台等地,奏章如雪花般飞来。
    朝臣们纷纷上书,恳请刘禅能够正视当前的危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曹真的威胁。
    然而,刘禅却对这些奏章视而不见,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酒色之中。
    丞相府中,一位年迈的老臣手持奏章,眉头紧锁。
    他望着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深知,这些奏章每一份都关乎大汉朝廷的安危,然而刘禅却对此置之不理。
    他叹了口气,缓缓走到案前,提起笔来,再次写下了一份恳切的奏章。
    他希望刘禅能够看到这份奏章,能够意识到当前的危机,然而他心中却明白,这份奏章很可能也会像之前的那些奏章一样,石沉大海。
    尚书台中,一位年轻的官员正焦急地踱步。
    他刚从地方上回来,亲眼目睹了曹真军队的凶残和残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