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满囤自然也清楚这三处荒山种树的难度。 等议论声停止后,他才开口道:“承包荒山的事儿,大家回去都好好考虑一下。有想法的,这几天找我和会计商量。另外再说一件事情,是关于二队的。连顺叔年纪大了,去年冬天生场病,身体一直不太好,就打算把队长的差事卸掉……二队社员们想一下,看看谁担任新队长合适。有自己愿意干的,也可以私下里找我和会计说。” 王连顺不打算当生产队长了?! 这消息,比承包荒山引起的轰动更大。 人人心里有杆秤。 这老爷子担任队长有十多年,对二队的贡献可以说有目共睹。淤地坝,修鱼塘,开发东山峁,种植花椒苜蓿,带着大家搞副业生产……一桩桩一件件摆出来,都能称得上功绩。 石圪节公社十里八村提起王满囤和王连顺,都要竖起大拇指的。在之前的红火年代里,罐子村社员们的生活引得多少人羡慕。 至少,家家能够吃饱饭。就算最干旱的年成,罐子村也没有人外出讨饭。尤其二队,日分值更是排在原西县第一名。 也因此,其他各村生产队队长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短的生产队长,任期还不到半年。就算罐子村一队,这些年也换过三个队长。 王连顺却一直稳坐钓鱼台,从来没有被选掉过。 现在突然整这么一出,让二队不少人有些茫然。虽然现在分开各干各的,但在他们心里,王连顺仍然是定海神针。 “连顺叔,没事,我看你身子骨不错,再干几年没问题。”王俊山立刻来了句。 “就是,连顺哥,你家里种地要有困难,我们都可以帮忙。伱还是继续干着队长吧!” 王延强也出声劝道。 “干不了了,现在包产到户,个人种个人的地……我这个老脑筋该歇歇了……”刚说两句,王连顺就开始猛烈咳嗽起来。 呼吸像拉风箱一样,嗤嗤作响。 他接连咳嗽好一阵子,脸色憋得涨红,鼻涕眼泪一个劲儿流。 直到吐出几口浓痰,才重新恢复。 看到这情况,没人敢再劝。 岁月不饶人,王连顺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他原本抽旱烟就比较凶,随着年纪增大,各种毛病都出现了。除气管有毛病外,两条腿也患上骨膜炎。 这个时代的农民不比后世,年轻时都下过苦力,身体亏损严重,很多五十多岁已经去世。 就算活着的,身子骨都不怎么好。 要么是罗锅,要么腿脚不便利。 即使如此,他们依然需要在田间劳动。这就是受苦人的命,千百年来如此……恐怕只有埋进土里,才能真正歇息下来。 不过确认王连顺真没办法再当生产队长,二队很多社员开始盘算着新人选…… 说起来,他们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人选就是王满银。 如果换成十年前那个二流子,查十八也查不到。但现在对于王满银的能耐,二队没有人不佩服的。 “满银,你来当这个队长吧。”王寿长凑过来,压低声音开口。 “就是,满银,你要想当的话,我绝对支持……” “我也支持……” 身边几人纷纷表态。 最后议论声越来越大,几乎整个二队社员们都出声劝说着。 连王满囤也开口道:“满银,你当队长是大家的期望。报纸上不是说了吗,先富带动后富。你家现在日子过这么红火,可以带带大家呀。” 得,王满银一下被架在那里。 他无奈站起身,连连摇头道:“你们都知道,我家一大摊子事儿,每天睁眼就要忙,根本没时间管生产队。当队长必须要有责任心,能够给二队解决实际事情的。我这人懒散惯了,出个主意还行,当队长肯定不行。” “当然,满囤哥这话倒没错,‘先富带动后富’。我先表个态,下一步,我家小作坊还会扩大规模。谁愿意做事的,有时间可以找我说一声……” 对于生产队种种,王满银有着清醒认识。 鸡毛蒜皮的事情特别多,比如你家犁地时多占了我家一犁头,或者两家邻居吵架,婆媳吵架等等…… 王满银哪有时间操这种闲心。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接任这个生产队长的职务。至于后续招收新员工,也是早计划好的,算借着开会讲出来。 劝说几次,见王满银不吐口,王满囤只得宣布散会。 出了大队部院子,王满银打着手电朝回走。 一路上,不断有金龟子、飞蛾向亮光撞来。甚至还有巴掌大的扑棱蛾子拍打着,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