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白阿色芬皇女有个狡猾的导师-《贵族猎权》


    第(1/3)页

    阿色芬着名宫廷诗歌大师梭罗在他个人笔记曾经写过: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在一点一滴地浪费你的人生。可这位生活在阿色芬帝国皇权鼎盛时期的诗人往往想不到,在数百年之后,整个阿色芬帝国的贵族最能挥霍的财富恰恰就是生命。如今的红阿色芬帝国上下对繁琐复杂的文化习性情有独钟,甚至吹毛求疵到了病态的程度。

    红阿色芬贵族的这种感情可以追溯到白阿色芬家族的反叛时期。

    在红阿色芬皇朝战事越是吃紧的时候,那股新的文化风潮就越是兴旺。因为新颖离奇的文化风潮能让红阿色芬贵族在面对一位白阿色芬贵族拥有一种更加卓越的超然感觉。

    想想看,当一位红阿色芬贵族嘴边噙着优雅的微笑,不断地吐露出一串又一串最近诞生的艺术专用名词,再礼节性地反问一句,“阁下您听说过吗?”之时,绝大多数白阿色芬贵族都会面露尴尬之情。很少会有白阿色芬的贵族会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白阿色芬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砸到了反叛这件会掉脑袋和株连全族的大事上,哪里有可能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新文化风潮的熏陶。

    阿色芬双色的大陆争霸导致白阿色芬的文化出现了断层,然而也正是这种断层令白阿色芬皇朝继承了最纯正的阿色芬皇朝早期的艺术风格。恢弘、气势磅礴、简约而不简单,白阿色芬的艺术家们自傲地把他们这一派别的风格叫做古典派系。

    白阿色芬帝都爱伊伦的冬泉宫,便是古典的极致体现。

    庞大,但不是凌乱的臃肿。

    恢弘,仿佛鸟瞰天下的王者之巅。

    冬泉宫的一座大门只因矗立在面向帝都主干道上,让人可以远远眺望便尽享“王者之门”的美誉。

    王者之门,巨大的门廊四周布满了雕像,有史诗里的各个英雄,有阿色芬诸王,也有传说在天堂殿堂中为神服务的天使。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水平与竖直的比例接近完美的黄金比例1:,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数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天空蔚蓝的时候,站在这巨大的门廊下会使人感到一种向遥遥天空升腾的迷离错觉。

    而在只让世人一窥其斑的大门背后,还有一座用无数大理白石堆砌而成的假山。高达将近一百五十余米的人造假山是整个帝都最高的建筑物。

    比起在红阿色芬连家徽都要悬挂在恩督斯教廷的教徽之下,白阿色芬家族的王旗就雕刻在在通体透白的山体上,几十年如一日的高高悬挂在爱伊伦天空上方,抬头可见,风雨不变。既象征着皇权,又宣示着白阿色芬的权威。以至于到了现在,人们提起白阿色芬的爱伊伦都会不禁在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家族的王旗。

    当然正如同永恒之城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一样。终白阿色芬的肯佛瑞谢尔王的一生,马诺尔德斯城一直承担着早期白阿色芬反叛军的中心。直到第二位白阿色芬王,即修斯比特王的白阿色芬崛起时期,位于伊利埃斯山脉东部山脚的军事古城爱伊伦才正式成为白阿色芬王朝的王都。

    爱伊伦的冬泉宫从修斯比特王立爱伊伦为帝都到圣盔历五百八十二年,历时一百零三年的修葺和扩张,才成为了今日这一伟岸的建筑群。在漫长的岁月中,圣隆尔德大陆因为红阿色芬的文化传播,各种建筑风格和文艺流派地兴盛无比,百花齐放。但白阿色芬的爱伊伦宫的建筑风貌如同这个家族的秉性一般,始终只坚守阿色芬古典主义的阵线丝毫不退一步。

    可万事也不是没有例外。

    新的白阿色芬皇李德斯尔大帝在即位初期就为古老的冬泉宫新增了一座双层楼的宫殿。融合了红阿色芬后期的奢靡、张扬,又有阿色芬的传统庄严的古典风格的。李德斯尔亲自命名为夏宫。

    年轻精力充沛的皇帝李德斯尔喜欢这里更多于其他地方。

    自从位于冬泉宫中心侧翼的与和平大厅相对的战争大厅封闭之后,李德斯尔大帝就直接以从夏宫到和平大厅的路更近为由搬到了夏宫。一住就是十多年。国中的大小事务均在夏宫进行处理。即便是这几年坦斯特兰公国联合司伦特公国等几个小国三番四次对帝国的边境发动挑衅,针对这几方势力的反击都是在夏宫中做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