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利用人皇镜追寻惊雁宫的轨迹,已经初见成效,可惜惊雁宫在虚空中的移动速度太快,就算查探到蛛丝马迹,也根本没有一点作用。 更让他感到无语的是,惊雁宫依附于整个大唐世界,所以他在整个世界不断移动,而非仅仅是中原大地。 他借助经过国运感知虚空,也仅仅是能在靖国国内追寻惊雁宫的踪迹,一旦它出了靖国国界,那就没有了一点办法,这也是为何人皇镜中画面消失的原因。 如今他只能寄托于原著所言,惊雁宫每隔三十年,就会出现停顿,甚至开启通道。否则就算绾绾统一整个世界,他追寻到惊雁宫的踪迹,也没人能跟得上它的移动速度。 除非是他能预测出惊雁宫的移动轨迹,在惊雁宫出现的某个节点上,打破虚空,将其逼出来。 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一个小工程,都需要不断地推演计算,否则世界这么大,想要寻找惊雁宫降临的地点,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空间本就是异常玄奥的力量,如王晓光看到的那样,冥冥前一呼吸惊雁宫还在东海,后一呼吸就已经出现在了南疆。如果仅仅这样那就算了,关键它有时候出现在万米高空,有时候出现在大地地底,根本就无视距离的长短上下,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不过就算这样,王晓光也没想过放弃,要知道那可是一尊仙留下的东西,如果能进入其中,不要说将惊雁宫打包带走,就算能得到一点传承,一点边角料,足够他的本体进化几个层次,简直是一步登天的机缘,苦点累点又能如何,反正是万万不能错过。 根据日常,追踪记录下惊雁宫出现的节点后,王晓光心神一动,本体镜面中顿时出现绾绾目前的情况。 因为受到大军血煞之气影响,镜面中只能模糊的看到绾绾等人的情况,并不能看到整个战场的模样。 不过这已经足够,画面中绾绾被宋缺等人环绕,在她的面前,是李唐的李世民,似乎在进行谈判。 对于这情况,王晓光早有预料,他相信李渊父子不是傻瓜,不可能,也不敢将突厥大军放进来,真要那样,整个天下将再无李阀的容身之地。 投降靖国,或许还能继续当个王侯,但是如果倒向突厥,那么他们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失去民心民意,遭到天下势力的围攻。就算突厥入主中原又能怎么样,还能让他当皇帝不成,说不准突厥可汗,自己就登基称帝了,有他李唐什么事。 绾绾可不是徐子陵,更不是寇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