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守祖宗成法,走科举正途!” 许多士族子弟皆跟着附和起来。 但是。 当乡试放榜后,大部分中副榜的士子还是决定买舟北上。 因为到了如今的大明,乡试早就被富家子弟用行贿受贿的方式破坏得失去了绝对的公平,而只有相对的公平。 所谓相对的公平就是在士族子弟无人可选后,才会选择从普通士子中选,或者普通士子中的确有出类拔萃,不好落选的,才会选中。 所以,这就导致许多水平不错的普通士子往往只会中副榜,或者在中副榜多次后才中乡试甲榜,成为举人。 而这也就导致许多普通士子如今不愿意再等,宁愿先进京去实政学堂学习,先获取举人功名再说。 但当乡试结果出来,五十名中副榜的南直士子和中甲榜的新科举人,就立即被南京翰林院掌院周松请到了府里。 而周松则对这些南直士子说:“诸位都是江南士子,当知乡愿士望不可违。” 副榜士子陈元亨就问道:“不知乡愿士望是?” “不要进京去那什么实政学堂,那不是正途,也严重违逆乡愿士望!” 周松回道。 陈元亨道:“可是,这是陛下恩旨,乡愿士望怎么能不准我们受皇恩之沾锡?” 方杲听后大吃一惊,问着陈元亨:“不是说好即便落第也不去吗?” “没错,你们怎么出尔反尔?” 潘鸿业问道。 陈元亨道:“当时不过是你们这些官宦子弟在起哄,强行代表了我们的意见,我们又没说真的要赞同你们的意见,我们本来就是异议的!” “没错,这明明是恩旨,哪里是奸臣在假传圣旨,奸臣会开恩于我等士子?” “所以,这只能是天子恩旨,不可能奸臣所为,你们不想朝廷清丈,故意这样颠倒黑白,但也不能阻止我们报效朝廷,不然的话,与奸邪小人又有何区别?” 副榜士子诸杰也跟着附和道。 潘鸿业听后非常愤怒:“你们不准去!” “此乃圣恩,不能不去!否则,非忠孝之举也!” 陈元亨回道。 周松见此也面沉似水,问道:“你们不怕会彻底为士林所弃吗?” “难道要为士林弃君父吗?” 诸杰这时则问了一句。 已于这个月来南京看榜的新科举人顾中立这时则对周松说:“公可否借步听晚生一言?” 周松因顾中立是顾清的孙子,便点了点头,带他到了自己书房,问道:“你要说什么?” “家祖有言,此乃阳谋,我们不能相抗。” 顾中立说道。 嘭! 周松突然将自己面前的一盏茶摔在了地上,很失望地对顾中立爆喝道:“因为是阳谋,所以就要坐视朝廷坏天下取士之法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