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殿主!”他朝着殿主执了个礼,又面向了群臣,“诸位同僚,高珣有话要说。” 相国顿了顿,开口说道。 “殿主,察安司司主有功,当论赏。” 这一言,顿时,朝堂哗然。 殿主盯着相国高珣数秒,朱唇轻启。 “相国何出此言?“ “臣闻圣君治下,对臣工赏罚分明,对百姓仁慈宽厚,撇开燔礼之事,察安司司主的手下毕竟是抓住了那名老者,免百姓夜中遇危,这难道这不算功吗?”相国说道。 “相国大人好说辞,察安司司主的行动,可是让百姓怨声载道。”一名臣工出来说道。 “此乃有人行奸邪之事!”相国斥责道,之后朝向了殿主,“殿主,人是从教廷的墓园找到的,焉能不查?莫非要放纵自流?可是让百姓日后眼中没有元殿,只有教廷?百姓愚昧,这其中必定有人煽风点火,离间元殿和百姓,以及教廷的关系!” “那么相国的意思是?”殿主拄着脸,斜靠在金椅上。 “臣的意思,自然是要先给察安司司主论赏,为其大肆宣扬。”相国说道,看向了察安司司主,“司主也累了,不如暂且休息几日。” “不可!” 一声威严的断喝响彻在大殿之中。 这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包括相国,都是望向了这声音的主人,大殿之中一时静默无言。 长孙靖抬起了头,破天眉微微扬起。 “殿主,兹事体大,还望三思。”长孙靖连站都不站起来,只是瞥着高位上的殿主,说道。 殿主也不介意,反而有些低眉顺眼。 “大将军以为?” “臣以为燔礼祸乱必须要查,百姓之心系于祭祀上面,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黎民会不满。”长孙靖说着,如同金刚般的怒目看向了殿中的众臣,他们尽皆感觉背后一凉,噤若寒蝉。 “并且,燔礼祸乱疑点很多,背后可能还有隐情。”长孙靖继续说道,眼睛瞥向了群臣,“何人还有异议?!” 大殿所有臣工顿时缄口不言,低下了头。 “相国呢?”大将军又是问道。 “………既然大将军如此说,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不知殿主……?”相国顿了顿,不急不慢的说道。 “大将军,孤以为即便查下去,也不能像以往那样过激,毕竟还得顾及群臣的想法。”殿主说道。 “殿主说得有理,但是臣就事论事,臣在外征战数年,回来后发现纲纪废弛,朝堂昏暗,此等现状,需要雷厉风行,严明纪法,以正刑法,还请殿主莫要此时仁慈,做暗弱之人!” 大将军一番话下来,掷地有声,殿主不易察觉的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群臣虽然不满,但是还是缄默不语。 此时相国早已坐回了座下右手边的位置,眯着双眼,一句话也不说,似是睡着了一般。 朝会散后,星莩回到了居室,脱下自己的官服,面带疑惑。 殿主是要做什么?祸乱燔礼这件事虽说是大事,但是和平日里朝会差不了多少,何必专门把自己前去呢? 映宸姬等人皆没有到来,目前和这件事十分紧密的除了李大人在场,便只有姬渊和自己了。 姬渊在是因为他是这件事的负责人,明面上他又是亲勋翊卫旅帅,议事合情合理。 他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件事情。 这不是什么要紧事,重要是这件事。 为何群臣嚷嚷着,找着借口不查? 星莩想不明白,摇了摇头。 朝堂上的事他还是不怎么清楚,那些大臣的行为有时候足够迷惑,不各司其职反而是像闲的来这里找人麻烦。 星莩叹了口气,本来以为兵法就够难了,没想到朝堂上面更是迷惑,让人捉摸不透。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结合这些大臣的表情和言语,他们似是在忌惮着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