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军丝毫未做停滞地冲过了朱雀门,沿着主街向着玄武门方向杀去,听闻身后传来阵阵地马蹄声,负责在玄武门处居中调度的洋州刺史赵节有些诧异地转过身,待看清了身后骑兵打出的旗号,心中顿时惊恐万分,不由地向着太极殿方向退去,还未走几步只听空气中传来‘咻’的一声,赵节只觉得自己的右腿传来一股钻心的疼痛,低头一看这才发现,一支箭矢颤巍巍地插在自己的膑骨处,吃痛不已的赵节当即倒在地上哀嚎起来。 眼见一击即中,马背上的窦婧妍手中霸王弓向前一指,冷冷地说到:“全军前进,配合禁军剿灭叛军,贤王有令,除主犯外尽数格杀一个不留。” 身后这些娘子关守军,除了是当年窦婧妍和杨琳的旧部之外,很多人承蒙赵信等人倾囊相授,以至于这些人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到贤王麾下,此前听闻楚墨风要秘密调遣兵马进京,为了这件事众人险些争吵起来,人人都想为楚墨风出一份力,最后还是楚墨风亲自手书一封才平息了争吵。 太极殿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手中步槊一抖,将李承乾手中的长剑击落,望着自己这第一个孩子,这个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的长子,李世民不由地想起了已故的文德皇后,望着李承乾面无表情的模样,李世民忿忿地说到:“逆子,你如何对朕都无所谓,但是你这么做对得起你故去的母后吗?” 提起了文德皇后,李承乾似乎是才回过神来,跪在李世民面前哭泣着说到:“父皇救我,儿臣知道错了,一切都是儿臣受人怂恿,儿臣愿意以死谢罪。” 见此情景李世民心中也有些不忍,无奈之下望向一旁的楚墨风,眼见李世民望过来,楚墨风冷冷地看了一眼侯君集,而后有些烦闷地说到:“妈的,老东西,你说你安安分分地活到死多好,自从武德年间就开始给我们找麻烦,这一次看来你是到头了,流放也好赐死也罢,本王可以饶你家眷不死,但是你...如若再留你在世上,岂不是太危险了。” 话音一落楚墨风对着李世民说到:“陛下,罪不及妻儿,侯君集您随便处置,其家眷,就算了吧。” 似乎是默许了楚墨风的说法,李世民缓缓地点了点头,此时楚墨风对着李承乾阴恻恻地一笑,“小子,当年本王是怎么嘱咐你的,好生待着勤学勤问,那些没有用处的人和事不要去沾染,而这些年本王疏于对你管教,加之杜正伦那群猪狗又变本加厉地苛责你,而你小子有不是定力很强的人,这才导致了你今日的局面。说实话,你一定很好奇,你与侯君集商议谋反的事情,本王和你父皇是如何得知的吧?” 话音一落楚墨风抬起手拍了三下,“让你见一见一些人,你就知道你所谓的逼宫谋反,在本王和你父皇看来,就如同小孩子的把戏一般幼稚。”只见伴随着楚墨风的话语,从后殿走来两人,为首一人正是李承乾亲自招募的刺客首领纥干承基。 见到纥干承基之后,李承乾有些吃惊地指着对方说到:“纥干承基,你此刻不应该是在大牢内吗?” 只见纥干承基对着李承乾缓缓地施了一礼,而后直起身轻声说到:“太子殿下,在下纥干承基,的确是江湖人,但是在下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贤王殿下麾下暗探之一,代号‘苦无’。” 此话一出李承乾瞬间明悟,然而再看清第二个人的容貌时,给予李承乾的就不仅仅是震惊了,更多的却是匪夷所思,毕竟如若纥干承基是密探,李承乾还能接受,但是这第二个人无论是从家世还是容貌上,与密探却有着天壤之别,只见此人缓缓地走到李承乾面前,施施然地对着李承乾施了一礼,而后轻声说到:“臣妾见过太子殿下,诚如太子殿下所见,臣妾也是贤王麾下的暗探之一,代号‘西施’,只不过臣妾与苦无的任务不同,当初殿下命臣妾潜伏在您身边,为的是在您荣登大宝的过程中暗中保护您,但是后来的事情脱离了殿下的掌控范围,故而臣妾也只能如此了。只不过您是臣妾的第一个男人,也是臣妾当初真正爱慕之人,故而......” 说到这苏婉儿转身对着李世民跪下说到:“父皇在上,臣妾斗胆请求父皇不要赐死殿下,如若非要杀一人平息父皇的怒火,臣妾愿意替殿下去死,肯请父皇应允。” 眼见苏婉儿如此举动,李承乾一时间竟然痴了,而李世民则是面色不悦地望着李承乾,而后看了一眼楚墨风,“你说吧,这事怎么办?” 吩咐殿内青璃等人将侯君集捆好,楚墨风手中双锏往背后一放,转身招呼了苏婉儿和纥干承基一声,三人缓缓地向着太极殿外走去,待出门之际只听楚墨风有些慵懒的声音传来,“虎毒还他娘的不食子呢,你老李要是下得去手,杀了也无所谓,但是我的人,最好别动。”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民似乎有回到了当年与楚墨风一边征战一边拌嘴的年代,望着楚墨风的背影忿忿地说到:“滚滚滚,说得好像是朕怕了你小子一样,不杀就不杀,流配。” 伴随着最后一名死士被王德杀死,这场历时还不到一日的叛乱彻底结束了,随即王德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手持那柄紫檀木的拂尘,扯着公鸭嗓子指挥着皇城内的侍从们开始清理地面。命人将李承乾押入大牢之后,李世民似乎也有些身心疲惫,径直向着薰风殿方向走去。 夏季,四月,乙酉日(初六),李世民下诏废黜太子李承乾为平民,幽禁在右领军府。得知李世民想要免除汉王李元昌的死罪,群臣执意争辩,无奈之下便赐他在家中自尽,宽宥他的母亲、妻子儿女。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皆处斩。 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等人以不能劝谏太子,均获罪免为平民。其余应当连坐的,全部赦免。原本因为詹事于志宁曾多次劝谏,李世民欲让其单独蒙受嘉勉,谁知楚墨风却上书称,太子承乾谋反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于志宁,听完楚墨风一通长篇大论之后,李世民遂下诏对于志宁不惩不罚,至于楚墨风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拒绝了纥干承基为川府折冲都尉的任命。 自从侯君集被收入狱中,贺兰楚石又到宫阙前告发他谋反的事,李世民召见侯君集对他说:“朕不想让那些刀笔吏羞辱你,所以便亲自审问你。”君集起初不认罪。李世民便召见贺兰楚石详细陈述始末原委,又拿出与承乾来往的书信启给他看,君集理屈词穷,只得服罪。 第二日李世民于早朝之上对身边大臣说:“君集有功于大唐,乞求还他一条生路,可以吗?”众位大臣都认为不可。李世民也深知如若宽宥了侯君集,定然会让楚墨风以及一众大臣寒心,无奈之下便对君集说:“与你永别了!遂下旨将他斩首于集市上。 侯君集临刑前,对监刑的将军说:“君集我一时失足走到了这一步!然而当年在秦王府时即侍奉陛下,又有攻取吐谷浑、高昌二国的功绩,请求保全我一个儿子以维持家族的祭祀烟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