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问,"父皇,今夜就在此住下?" 李世民心不在焉地道:"就在此住下,朕是要想想明白。" "父皇若是只凭脑子中的想象,是无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 我方才听那迎客僧说,这里有一个茶坊,在此投宿的客商,总喜欢在那里喝茶聊天,父皇不妨也去坐坐,不过最好不要让闲杂人等去,人去多了,会引人怀疑。" 李治说到闲杂人等的时候,眼睛看向姚公公。 姚公公一口气提上来,却是咽不下去,我勒个草,李宫霸你这小屁孩子,你怎能这样? 还没等姚公公反驳,李世民便点头了。 人就是如此,都是潜移默化的,李世民本没有想到这一层,可现在对李治的话,心里便默认了; 他颔首道:"走,朕与李格、还有你,一起过去。" …… 茶坊就在这”寺庙招待所”客堂的另一端,有专职的待客僧人在此端茶递水。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茶坊那一片灯光明亮,有许多客商操着各种口音,在此喝茶闲坐、相互交流。 李世民和李格、李治几人进去,寻了一个位置坐,立即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客商们在此闲坐喝茶、交流信息,就听说了今儿有人打赏了十贯香油钱,却不知此人是谁。 许多客商都是在此常住的、彼此相熟; 此时,看到李世民等人面生,再上下打量,见李世民等人的穿戴不凡,虽也是普通的圆领衫,可质地却很罕见。 于是,就有人凑过来搭讪:"敢问兄台是哪里人?" 李世民随口说:"姓李,叫我二郎即可。" "呃,原来是李二郎,哈哈,当今圣上,不也是二郎吗?鄙人姓王,李治那个小东西……" 李治站在一旁,脸色难看。 "敢问李二郎做何种营生啊?" 李世民目光敏锐,方才进来的时候,就将这里的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对方在猜度他,他也在猜度这里的每一个人,嘴里道:"做的是丝绸买卖。" "丝绸?" 这王姓商人立即乐了:"这丝绸的营生,现在货源紧缺,可不容易买到啊!二郎,若是进货,得赶紧买,再不下手,可就迟了。" 李世民:"是吗?丝绸竟然紧缺了,难道这物价,还会涨下去?" "怎么不会?"王姓商人乐了,其他人听着他们的对谈,也都莞尔一笑。 这种目光,再加上这种别有意味的嗤笑,仿佛都是在笑李二郎是个傻缺,有一种调侃的味道。 李世民自是看出了这些人嗤笑的目光,他感觉自己今日又受到了羞辱,这个时候,他都想拔出刀来,将这些混账统统砍翻了,不过,今天他没带刀。 李世民握紧了拳头,好不容易地把怒气忍了回去,才道:"我听说,户部尚书戴胄,已经严厉打击物价了。 不只如此,皇帝还连着几次颁布了圣旨,要求三省六部通力协作,这不是已经整顿了一段时间了吗。 这物价,就算现在无法继续阻止上涨,以后只怕也要平抑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