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孙皇后脸色不好,她这些日子都没有睡好觉,总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这几日又总是高烧不断,显然病情,越发的加重了。 长乐,几乎昼夜不眠、衣不解带、尽心伺候,当然其他公主也都会来。 只是长孙皇后的两个大儿子,一个李泰,今日就藩出了长安;另一个太子李承乾,因为皇子长大的缘故,这后宫重地,哪怕是要见母亲,也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 长孙皇后听说了李泰要就藩后,居然心情好了些许,因为这是她心病之一,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二儿子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可长孙皇后她是”二般”人,她非常清楚若是二儿子仍然留在长安,早晚会引发多么严重后果。 更重要的是,她能感觉到,陛下好像在太子和李泰两人之间有过犹豫,而这种犹豫以是极容易让李泰多出非分之想的,而太子李承乾呢,自以为皇位非他莫属,因此越发肆无忌惮,所玩的游戏也越来越不靠谱。 所以,李泰留在长安越久,在他身边的人便越发会在他身边鼓动他,最后兄弟之间,必然产生敌意,甚至可能最后酿成不共戴天仇恨。 玄武门之变的血迹,还未干涸,长孙皇后怎么忍心看着自己这两个儿子最终也走到那一步。 长孙皇后是极聪慧的,当初她就在李世民面前,再三劝说过,便是希望李泰速速离开长安,太子是陛下继承人,而李泰依旧还是太子血亲兄弟,被封在富庶的扬州和越州,享受着荣华富贵,这是最好的安排。 而如今,陛下终于下了旨意,李泰哭哭啼啼的去了扬州,这虽然令病中的长孙皇后很是不舍,可她也清楚,若无今日之痛,他日可能酝酿更大灾祸,那才是她这个母亲最大的痛苦! 长乐在宫中本是被人如众星捧月一般骄纵的,可现在母亲病重,这么多时日也不见好,她成日在此伺候,心里抑郁,便多了几分心事。 李世民先是将御医们叫到一边,大致询问了病情,此病常见,不过御医们说这是顽疾,只能好生调养。 可这所谓的调养,哪里有这么容易? 虽然天气寒,但因为水晶宫有特殊供暖系统,水晶宫不需要炭盆和火炉,屋中也是暖呵呵的。 可李世民却觉得这个冬天多了几分寒意,李世民坐在床榻前一动不动想着心事。 凤榻上的长孙皇后半梦半醒,听到动静,她勉强对坐在榻前的长乐道:"是稚奴来了吗?他这些日子,也是很辛苦,咳咳,咳咳。" 长乐一听母后咳嗽,心里便难受,连忙点头称是。 李治行礼道:"母后,儿臣给您煎了一些药来。" 长乐疑惑道:"九弟,你这是从哪儿来的药,母后已吃过了太医开的药了啊。" 李世民抬头,看着长乐道,"这是小九儿师父那边的方子,效果应该比太医们开的药要好。" 高阳便道:"儿臣今日出了宫,去找了小九哥,小九哥听闻母后病了,忧心如焚。说是他奶爸有秘方,可以舒缓母后的病情,儿臣是以,是以,……" 听说是李治煎的药,长乐就道,"是小九奶爸的方子,是吗?他能治这样的病?他不是擅长格物吗?何况,他也没来诊问。" 显然,长乐是有疑虑的。 格物和医学是大不一样的,长乐一开始听父皇说可以放手使用李治奶爸的方子,也觉得新奇。 后来一看奶爸的方子,与太医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她心里就有点不放心了。 再者说了,奶爸人都没来过,也没有诊病,就这样下药,长乐当然是关心则乱,生恐有一点疏失。 高阳一向畏惧长乐再加上长乐现在心情烦燥,所以在她面前就觉得短了一截,她踟蹰,只好道:"我,我,儿臣,不是的,……。" 李世民站起来,看了一眼高阳,却是问:"小九儿,最近你在做什么?" 因为长孙皇后的病,再加上近日通货膨胀、物价暴涨,让李世民操碎了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