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不务正业的一天-《战国万人敌》
            
            
            
                
    第(2/3)页
    至于说让他去筛选精英,没那闲工夫,“断屐相迎”这个戏码,郑国人最近也在念叨,就寻思着,这吴国的大傻叉,会不会像迎接上蔡大夫一样,来迎接他们?
    李专员表示这帮家伙都是在想桃子吃。
    新郑真正让李专员在意的,是本地的匠人,尤其是木匠,相当厉害。
    在没有江阴邑那么多种木工工具的条件下,却有着相当发达的木工工艺,只从新郑的宫室繁复程度来看,就知道其中的水平差距。
    本地因为几百年前的“工师”传统,匠人行会相对发达,只是随着列国的发展,匠人的地位反而是下降的。
    新郑的匠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不过这一回,李专员打算弄一批新郑匠人南下。
    明年的淮中城建设,工程量业务量之大,想想都头皮发麻。
    要初步将江阴邑的手工业转移一批过来,前期配套工作,就是个大工程。
    比如说养蚕,光新式蚕房的制作,就要占去相当大的一部分劳力。
    再比如说水力纺车、水力并线车,同样需要数量可观的木工。
    工匠的训练,是个非常枯燥又乏味的过程,而传统匠人又对自己的“核心技术”相当看重,鲜有轻易分享。
    李解想要从吴国本土拿到多少诚心实意打卡上班的小工头,用马眼想也知道结果。
    思来想去,还是买奴隶最方便。
    列国豪门之中,都有奴工,其中有些奴工,其技术地位还相当的高。
    李解琢磨的,就是打包购买一批工匠,然后给他们自由身,给他们私人财产,不至于成为他人的附庸,他人的财产。
    画一个大饼,慢慢地让人消化,实属正常。
    “唉,正事不干,跑来不务正业,我也是堕落了啊。”
    李专员一声感慨,在马车上期盼着不管是魏氏的美女还是卫国的公主,他娘的赶紧过来让他验验货啊。
    省得他现在有点疲劳,吹管类乐器再怎么美妙,听多了也腻啊。
    路过一处豪宅,李解一愣:“云轸君是住在此处?”
    “是!”
    李专员眼见着晋国的车马在外,还有晋国装扮的仆役在车马处候着。
    “认识那符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