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扬名 第二章 问少年志-《少将军三国行》
第(2/3)页
刚刚起步,就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做好乱世里艰苦创业的准备。
“哦?那你要趁早请教,过几天你表哥要回长沙宗族那里办点事。”刘泌看着眼前的外甥,虽是稚子,但思路清晰,好学聪慧,样貌遗传了自家妹妹,也是十分出众,倒是很令人满意。
“而且三郎,你这几天养伤也养的差不多了,可有何志向?日后想要学文还是习武?舅舅这边帮你找那个不知名的侠士不容易,但家族中知名的先生倒是有不少。正好你表哥这次回长沙,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这意思是想让自己学文出仕?
刘安原定的计划是去荆州首府襄阳走走,有机会还能去附近的郊区隆中,看看能不能遇到隐居的大佬诸葛亮,想来这时候的村夫应该还是个刚刚即冠的年轻人,没事和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这帮人一起读书。
不过长沙也行啊,一来自己实在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诸葛亮躬耕的到底是南阳,还是襄阳的古隆中。
总之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当初刘备身为左将军,都是跑了三次才见到,自己现在这个年纪,没什么名气就出去结交名士,怕也不会被人家放在眼里。
但是宗族的人不一定啊,汉末天下大乱,军政场上,本就是各个世家大族的舞台,芝兰玉树自然是希望长在自家庭院,对家族子弟的培养应该是不会考虑年龄问题的,自己如今的年纪加上上一世的学识,更可谓是优势。
虽然这寇封只是一个长沙刘氏的外甥,但母亲也是宗族中的嫡系而非旁枝,跟着表兄一起回去,没有吃亏的道理。
至于拜师学文?倒也不是不可以,自己虽然不是为了学什么之乎者也,但师生人脉这个东西,弄好了却是日后创业的一大优势,岂不见他未来的那个便宜爹,虽说从小家世清贫,但师从大儒卢植,还有公孙瓒这种同学,出门在外,人家一听是大儒弟子,不就和上辈子的清北毕业生一样吗?
长沙那些文人里,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大佬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