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5章徐家千里驹-《寒门帝师》
            
            
            
                
    第(2/3)页
    勒名峰上谁与共,故李将军舞剑台。”
    念完后,大宗师看着徐鹤连连点头:“自唐以来,诗才惊艳者寥寥,没想到你一个童生竟能作出如此好诗,真乃国朝诗坛之幸也!”
    如今徐鹤的名声在海陵县的读书人中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了,众人听说他是徐鹤时,还有些争先恐后【参观】双案首的意思,可他们听到大宗师如此推崇此人后,顿时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尤其是徐鸾,此时他的心中委屈到想哭。
    凭什么?
    为什么?
    在自家大房建的族学里,大伯为什么不照顾自己,机会还要靠自己争取。
    而徐鹤呢?
    甚至连动都没动一下,大宗师的目光甚至都没扫到他,凭什么?
    凭什么大伯要专门嘱咐父亲,让他在大宗师面前替这个卑贱的小宗子扬名。
    大宗师心里也在感叹。
    以前听说骆宾王七岁作诗,他还不信。
    但徐鹤十五岁却作出的诗是很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让他不得不感叹,诗才天赋果然不假。
    最让人羡慕是还是陆云,明明在浙江已经很艰难了,就因为一首《海陵驿送陆部堂东南伏波》,引得士林对他争议极大。
    还有那么多人认为陆云赤胆忠心,皆是拜此诗所赐。
    而眼前这个俊朗少年正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而且……
    他听京中友人来信说,《石灰吟》这首诗早已传到宫中,据说陛下很赏识此诗中的文人气节,据说他还将《石灰吟》抄写了两份,分送太子和齐王。
    这么一想,原来这个叫徐鹤的小家伙已经简在帝心了。
    这年头,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宦海多年,还未曾有一言能让陛下深记,而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