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是人家不懂的话,刚刚那些话又是怎么说出来,萧家镇的那些高产粮食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又是怎么来的,还有那些温室大棚里面的反季节蔬菜水果又是怎么出来的。 行走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抵达了范德柱的宅院。 “太上皇,陛下,王爷,诸位公爷,里面请。” “过来见过太上皇、陛下、王爷和诸位公爷。” 听到范德柱的吩咐。 大宅内的一众下人们连忙对着李世民他们这一行人行礼。 “都免礼吧。” “谢陛下。” 范德柱将众人领到了正厅内。 萧文斌打量了一下整个宅院,他估算了一下,整个宅院占地应该在十亩左右。 再结合刚刚下人的人数,萧文斌对这范德柱的家底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范先生,不知你们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又有多少户百姓?” “回公爷,我们村子叫做嘎达村,整个村子有三十七户百姓,其中有田地的百姓二十一户。” “赵大家原来也是有田地的,只不过三四年前的那两场灾害,让赵大不得不卖了这田地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听到范德柱的回答,萧文斌基本上已经明白后面的原因了。 恐怕不只是赵大这一家,剩下的十六恐怕也是因为贞观元年和二年的原因,从而不得不变卖田产。 而这购买下来田产的自然就是这范德柱了,只不过范德柱为了让这些人能够活下去,所以又将这田地租给他们继续耕种,这就是所谓的佃农。 其实萧家庄之前也是同样的情况,萧文斌那已经死去的便宜老爹也是同样的做法,只不过两人的时间有差距罢了,一个是在武德年间一个是在贞观年间。 当然不只是萧文斌,李渊、李世民、房玄龄、李孝塨等他们自然也知道后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在贞观元年和二年那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况。 “方便透露一下你给他们收取的租子是多少不。” 听到萧文斌问出这个问题,李世民他们也好奇的看着范德柱,等着他的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