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土客大械斗!-《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2天后,梅关不攻而破。
    粤北清军还没赶到,第5军团士兵的军靴就踏上了这座“岭南第一关”,接收了完整的炮台关卡。
    又花了半天时间,
    将火炮的位置调了个方向——指向广东。
    主力继续南下,包围了南雄府城。
    但没有急着发起进攻,而是就地修筑工事围困,等待滞后的火炮抵达。
    火炮运过大庾岭很麻烦。
    曾中原多方奔走,联络了600多名挑夫帮着搬运火炮。
    挑夫们的工具很简陋,一根扁担,一捆麻绳而已。
    大军管一日三餐,和士兵吃一样的。
    事先约定,所有火炮运到南雄城下,每人发5两报酬。
    军中辎重缺现银,先打了欠条。待攻陷南雄府城,才有银子兑现工钱。
    这些1年没活儿干的挑夫没有怨言,默默搬运沉重的大炮翻过他们烂熟于心的粤赣古道。
    因为海禁,暹罗大米进不来。
    米价飙升。
    他们很需要这5两银子!
    ……
    没有掘地埋炸药攻城,因为苗有林希望保留1座完整的城池过冬。
    他观察了南雄城防,似无瓮城。
    且城门开在正面,完全可以用火炮直接摧毁城门和吊桥,然后大军杀进去。
    士兵们砍伐树木按照图纸做成攻城器械。
    第3日,
    不知天高地厚的南韶连镇总兵率镇标3营、清远2营,又拉着5门大炮赶来增援。
    第5军团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轻松击溃这股清军,伤亡比是离谱的1比30。
    清军丢下四百多具尸体,另有三百多人被俘,其余人撒丫子逃亡。
    事后得知的两广总督总督伊尔杭气坏了,下令将总兵、副将、游击等6人斩首示众。
    同时杀气腾腾的昭告所有地方官:
    守土有责,失城必斩。
    ……
    目睹了全程的南雄府清军斗志低至冰点,略做抵抗后就开门投降。
    南雄知府在绝望中服毒自尽。
    第5军团轻松占据南雄府城,作为过冬基地。
    追随的挑夫们看的目瞪口呆,热血沸腾。
    “这是天兵下凡吧。”
    “我们客家人翻身的时机到了。追随吴国大军,杀鞑子杀土人。”
    “对。”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进入腊月后,粤北的客家村寨陆续有青壮自带干粮向南雄进发。
    原因很简单,
    一来加入吴军,就有刀枪,可以合法复仇。
    二来为家里节约口粮。
    海禁令影响深远。
    即使是粤北山区的庶民也被波及,本就窘迫的生活愈发的窘迫了。
    1777年的这个冬天,
    注定风云起,英雄出~
    ……
    而3000里外的苏州府,
    一场雪刚停。
    加装了地龙的道前街议事厅温暖如春,李郁端坐正首,两侧文武官员分坐,皆表情严肃。
    会场的气氛如此凝重,
    是因为陛下抛出了一个很花钱的议题——水利!
    说的更直白点就是挖河。
    ……
    长江入海口宽度惊人,几乎不存在洪水隐患。
    但没有洪水,不代表没有内涝。
    江南多冲积平原。
    在乾隆年间,整个江南地区的内涝情况越来越严重,这1点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原因很简单,
    至少有二三十年没有投入金钱和人力疏浚河道。
    ……
    “挖河一举两得,雨水多了可快速排水,排入东海、长江、太湖。雨少干旱,可助农田灌溉。”
    水利署长黄文运,迟疑的问道:
    “敢问陛下,挖河仅限苏松两府还是?”
    李郁笑笑,起身指着身后的一幅大地图,说道:
    “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太仓、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
    范京吓了一跳:
    “陛下的意思是10个府都要挖河?”
    “正是。”
    所有人此时心里都一咯噔,
    好像,徭役取消的太早了,这么大的工程得用多少工?得花多少工钱?
    农业署长范众默,声音微微发抖,
    问道:
    “臣请问陛下,欲挖几条?挖多长?”
    “就像围棋盘,河道笔直,纵贯南北,横穿东西。50年内,江南大平原将是人间乐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