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剪辫叫魂案-《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王举人,这个倒霉的胖子刚上堂,就看到了表情扭曲的赵知府。
    他的腿一软,竟然没站住。
    有功名在身,见官是不需要跪拜的。
    赵知府走下案台,直接一把揪住王举人。
    “是不是你喝醉了,自己剪的?”
    “府台大人明鉴,小生怎么敢做出这种疯事。定是有人害我啊。”
    “何人所为?可看清了那人面目?可是和尚?”
    “没看清,但不像是和尚,似是有头发的。”
    ……
    赵知府又连续亲自审讯了多人,最终断定是同一伙人所为。
    因为案发现场都留下了符纸,图案一样。
    而且辫子的断口也都一样,齐刷刷的剪断的。
    说明,案犯用的刀剪很锋利,没有一丝钝涩。
    “从现在开始,皂,捕,快,壮,四班衙役全城搜捕,给本官抓住那个千刀万剐的贼子。”
    “抓到首犯者,升三级,赏银百两。”
    赵知府恶狠狠的许下重酬,顿时热闹了起来。
    府衙,县衙,所有官差全部上街了,到处寻找线索。
    而赵知府本人,则是坐着轿子去了巡抚衙门,赶紧逐层上报。
    巡抚大人听了,也是吓的面如白纸。
    一边调动了500抚标兵丁,加入了搜捕的行列。
    一边写了奏折,800里加急奏报朝廷。
    数年前,从浙江德清县蔓延开的“剪辫子叫魂”案席卷全国。
    上百名地方官因为这个案子倒霉,罢官流放比比皆是。
    乾隆是个刻薄寡恩的帝王,大清朝的官员们心里都清楚。
    所以,千万不能给皇帝发飙的机会。
    府城内顿时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官差们到处搜查,借机勒索。
    一个个钢刀在手,如狼似虎。
    苏州百姓们倒了大霉,这一夜没人睡的安宁。
    ……
    存菊堂内。
    李郁睡的很香,前一天太累了。
    参与剪辫子行动的其他几人,反而吓得睡不着觉。
    他们这才明白,捅了多大的娄子。
    次日清晨,始作俑者李郁看到了几人的黑眼圈,心里暗自发笑。
    早饭后,乌鸦悄悄的找过来了。
    “那几把剪刀,要不要处理掉?”
    “再等等,让子弹飞一会。”		
      
    第(3/3)页